我就是喜歡四處旅遊,因此常會有意外之驚喜。
這是我帶父親到溪頭小半天純渡假,昨天在回程時,被一樹盛開梅花吸引而下車
拍攝,那時眼尾霎見時,大聲喊出:啊~~地湧金蓮!!
我在台北花博展見過一次,也才一株,且只開一朵花。
我居然在這裡看到那麼大一片,真是超幸運!!
地湧金蓮,俗稱千瓣蓮花、地金蓮、不倒金鋼,觀賞蕉的一種。
為芭蕉科地湧金蓮屬,多年生草本植物,原產於中國雲南省中部至西部。
生長匍匐莖有些為假莖,葉面大,如芭蕉葉,花碩大,從假鱗莖中取出花序,
形狀如花瓣的黃色大苞片,六枚苞片為一輪,頂生或腋生,呈蓮座狀在花序上
方,層層逐漸開展,由上而下,花期長久不凋謝,約250天左右。
植株為直直的枝幹,苞片裡嬌小的花才是真正的花,美麗而有光澤,在苞片展
開時才可看見。
花序下部者為雌花,上部雄花。
喜溫暖,不耐寒,在冬天為粉紅色,夏天則變草綠光澤,會散發甜蜜的花香。
中國南方常用地下栽培方法,春秋分株,栽植後必需即時澆水。
秋末和初春在植株的周圍開一條溝施以腐熟有機肥,並在假莖根基部培以肥土
,促進生長開花。乾旱時要適當澆水,雨季時需即時排水。
開花之後地上的部分假莖會逐漸枯死,要將它們砍掉,隔年才可以再發新芽。
雲南少數民族所崇敬的植物,在信仰佛教的傣族裡列為寺院必種五樹六花之一
,尊稱他為千瓣蓮花。
後來花也傳到泰國與寮國等佛教國家,在當地佛寺也廣為種植,千變奇特的造型
也成為建築和雕刻的設計元素。
地湧金蓮在西雙版納栽培得尤其多,因為該地區的傣族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
佛教,幾乎每個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,地湧金蓮被佛教寺院定為,即佛經中
規定寺院里必須種植的五種樹,六種花之一,所以廣泛種植。
在豐富燦爛的傣族文學作品中,地湧金蓮作為善良的化身和懲惡的象徵。
用途:在地湧金蓮產地,民間利用其莖汁解酒醉及草烏中毒,假莖作豬飼料。
花入藥,有收斂止血之效,可治白帶、紅崩、大腸下血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