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KANO"為了要還原當時水庫的通水典禮現場,除了演員的服裝、布景都
盡量重現當年的景象,劇組甚至與嘉南農田水利會合作,讓舊送水口真的
再度"放水",80高齡的骨董級送水設備難得再度運轉,並且以最大量出水
,現場氣勢磅礡的水量,魏德聖和導演馬志翔等人都嘆為觀止。
這段劇情描述嘉農棒球隊獲得甲子園亞軍時,同年日本技師八田與一率工
程團隊完成嘉南大圳,造福嘉南地區農民,電影穿插兩段故事互相對應,
傳達「愛無國界」的概念。
舊送水站位在在八田與一紀念館下方,因此送水口對於八田技師及外代樹
夫人淒美的愛情而言昰極重要的一個地方。
1945年,日軍戰敗,在台日本人將被遺返回國,外代樹為了長伴八田,乃
選擇9月1日烏山頭水庫開工之日跳水自盡,享年45歲。
"嘉南大圳之父"八田與一先生,獻身台灣水利工程32年,負責興建嘉南大圳,
是一舉將嘉南平原變成黃金沃野的幕後推手,後於1942年奉派前往菲律賓從
事棉作灌溉計畫調查途中,遭美軍潛艇魚雷擊中,不幸罹難。
為飲水思源、緬懷先人八田技師,民國89年於舊送水口上方興建此一紀念室
,詳實記錄水庫建設當時的情景及八田技師生平事蹟與貢獻。
紀念室裡陳列有八田技師及外代樹夫人使用過之文物,以及兩人在日本求學
時期及在台灣生活之照片,內部並展示紀錄當時建造大壩的照片。
離舊送水口左旁不遠之處,建有一支有如工廠煙囟,用以測知水庫之大噴水管。
發電廠舊出水口旁有一個噴水柱,其水泉飛珠景觀很特殊,噴出的水柱高達數丈
,近看高約六七丈,粗可三抱,因其出水口低於潭平面,故潭水向上急噴而出,
再如傘狀往下灑。
由於送水口水門啟閉時管內產生瞬間水壓,此一平壓塔即為平衡送水管水壓,
以保護設施之安全。
請點閱>>>烏山頭水庫的南洋櫻花與桃紅陣雨花
請點閱>>>"KANO嘉農"嘉義大學蘭潭校區